
從基礎到進階,帶你拆解精油世界的奧秘!
從零開始學芳療!掌握 4 大分類法,輕鬆找到最適合的香氣!
2025 Mar 18 生活芳療筆記
踏入芳療的世界,你可能會有這些疑問:
- 精油種類這麼多,到底該怎麼選?
- 標籤上寫的「化學分類」「科別屬性」「萃取部位」真的有差嗎?
- 相同植物的不同部位萃取的精油,使用上會有什麼影響?
其實,精油的選擇並不難,只要掌握 4大分類方式——從萃取部位、植物科屬、化學特性到九型芳療,你就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香氣,避開錯誤使用,讓精油真正發揮作用!這篇文章將帶你從基礎開始,拆解精油的核心特性,讓芳療變得簡單又有趣!
1. 萃取部位:從植物不同部位,看精油的特性

不同部位的精油,有著截然不同的能量與功效。直接關係著植物的生存本能,例如:
- 葉片與花朵 → 像是植物的呼吸與繁殖系統,對應到人類的情緒與身心調節,適合放鬆與舒緩。
- 根部與木質類 → 帶有穩定的能量,能安定身心,適合焦慮、緊張時使用。
- 果實與種子 → 提供活力與支持,適合提升專注力、增強自信心。
如何應用?
如果你手邊沒有某款精油,可以找 相同萃取部位 的精油來替代。例如:
- 薰衣草花朵精油 可用 羅馬洋甘菊花朵精油 代替,兩者皆有安撫效果。
- 檸檬果皮精油 可用 葡萄柚果皮精油 取代,兩者皆能提振精神。
這樣的分類方式,讓你更快理解精油的特性,也能更靈活運用。
2. 科別屬性:用植物家族,快速掌握精油特質
每種植物屬於不同的科別,這些家族成員通常有相似的香氣與功效。例如:
- 芸香科(柑橘類) → 檸檬、柑橘、葡萄柚等,帶來清新振奮的感覺,適合提神、活化思緒。
- 唇形科(草本類) → 薰衣草、迷迭香、薄荷等,擁有調節情緒、平衡能量的作用。
- 樟科(木質類) → 乳香、檀香、雪松等,能穩定心神,適合靜心冥想時使用。
如何應用?
- 如果你對某款精油敏感,試試 同科屬但不同植物的替代方案!
- 想打造平衡感的配方?可以從不同植物科別中,混合搭配適合的精油。
3. 化學特性:從分子結構了解精油的作用
精油本質上是 天然有機化合物,它們的化學分子決定了作用方式。例如:
- 單萜烯類(柑橘類精油)→ 具抗氧化、清新振奮效果。
- 酯類(薰衣草、羅馬洋甘菊)→ 具有放鬆、舒緩神經的作用。
- 酚類(百里香、丁香)→ 具有強力抗菌與提升免疫力的效果。
如何應用?
- 想調配適合入眠的精油?可選擇 酯類精油(如薰衣草、馬鬱蘭)。
- 需要提升免疫力?使用 酚類精油(如百里香、茶樹)。

了解化學結構,能幫助你更精準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精油配方!
4. 九型芳療:結合九型人格,找到你的療癒香氣

九型人格學不僅用來認識自己,還能幫助挑選適合的芳療方式。
- 想用精油支持個人情緒成長?從 九型人格對應的精油 開始!
- 結合其他分類方式(如化學特性),調配出更符合你的需求的配方。
結語: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,輕鬆享受芳療
你不需要完全精通這些分類才能開始使用精油,只要了解基本概念,就能在選擇與搭配時更有方向。
無論是透過 萃取部位、植物科屬、化學特性 或 九型芳療,都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香氣!
👉 現在開始,你最想嘗試哪一種精油分類方式呢?留言分享你的芳療體驗吧!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