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精油好處多,但用錯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?學會5大安全法則,讓芳療真正為你帶來美好!
不讓呵護變傷害!5大芳療安全守則,安心享受精油療癒力
2025 Mar 18 生活芳療筆記
芳療的目的是讓身心舒緩、透過植物的力量提升能量。然而,若不當使用,可能會造成不適,甚至加重身體負擔!
你是否曾有這些疑問?
- 精油是不是多用才有效?
- 怎樣的用量才是安全的?
- 敏感肌、兒童或孕婦可以用嗎?
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芳療安全使用的5大原則,幫助你正確使用精油,避免潛在風險,真正享受芳療帶來的美好!

1. Less is More:少即是多,精油不用越多越好!
精油是高度濃縮的植物萃取,並非使用越多越有效!相反地,過量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✔ 1-2滴就足夠,一小瓶純精油已經含有大量的香氣分子。
✔ 避免長時間使用相同精油,建議使用3週,休息1週,讓身體適應與調整。
✔ 適量、安全的使用方式,才能真正發揮精油的療癒力。
2. 安全適量:不同族群的使用濃度大不同!
不同年齡層與體質,適合的精油濃度不同,過量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🟢 成人標準濃度:2.5%~3%(日常保養)
🟡 兒童 & 高齡族群(12歲以下 & 65歲以上):濃度建議為成人的一半(0.5%~2.5%)
🔴 嬰幼兒(3歲以下):
- 較保守的學派建議不使用精油,可改用純露或植物油。
- 其他學派認為1歲以上可低劑量使用,但仍需謹慎。
⚠ 特殊族群(孕婦、哺乳期、備孕、長期病患、過敏體質、高血壓、癲癇等)建議諮詢專業芳療師後使用。
3. 保護自己:避免刺激皮膚與黏膜
並非所有精油都適合直接使用,有些精油刺激性較高,使用時需特別注意!
✔ 使用前先做「貼膚測試」,測試是否會引發過敏反應。
✔ 以下精油屬高刺激性,使用時須大量稀釋:
- 野馬鬱蘭(牛至)、百里酚百里香、肉桂、桂皮、丁香等。
✔ 避免精油接觸眼睛、耳內、鼻腔或其他黏膜部位,可能造成刺激或燒灼感。
4. 了解精油特性:光敏性 & 使用禁忌
有些精油具有「光敏性」,使用後若曝曬太陽,可能導致皮膚灼傷或色素沉澱。
🌞 光敏性精油(避免日曬至少24小時):
- 芸香科、柑橘類精油(佛手柑、檸檬、葡萄柚、甜橙等)。
🚫 不同精油有不同使用禁忌,舉例:
- 開車前避免使用深層放鬆類精油(如薰衣草),可能影響專注力。
- 高血壓患者避免迷迭香、百里香,可能影響血壓。
- 孕婦避免某些賀爾蒙調節類精油(如鼠尾草)。
💡 在使用新精油前,建議先查詢特性,或向專業芳療師諮詢!
5. 比例通則:精油使用濃度建議
不同部位的肌膚,對精油的耐受度不同,因此使用濃度也需做調整:

📌 頸部以上(臉部、頭皮):0.5%~2%
- 眼周、唇部:0.5%以下(較敏感)
- 臉部、頭皮:1%~2%(視個人膚況調整)
📌 頸部以下(身體肌膚):1%~3%
- 一般肌膚保養:2.5%~3%
- 敏感肌膚:1%~2%
📌 局部使用(如痘痘、小傷口):3%~5%
- 僅適用於短期調理,不建議長期使用高濃度精油!
芳療的核心是「安全」!
芳療的美好來自於正確的使用方式,掌握**「適量、適當族群、適合濃度、正確部位、避免禁忌」**,才能真正發揮精油的療癒力!
💡 想讓精油不只是香氣,而是能真正融入你的生活、情緒與內在探索?
在 HEAL 九型心靈芳療 中,我會帶你從生活日常、空間氛圍、情緒調節到香氣人格的深度連結,讓每一滴精油都能為你帶來更貼合身心的療癒體驗!
👉 深入探索 HEAL 九型心靈芳療,開啟你的專屬芳療旅程!